返回
长护险如何惠及千万家?宁波海曙这样做
作者:-
 |  
来源:央广网
 |  
发布时间:2025-08-08 17:27:41.0

“以前给老伴翻身都手忙脚乱,现在我能规范完成整套护理动作。”65岁的王阿姨曾是“护理小白”,如今在宁波市海曙区重度失能人员家属学校系统培训后,已能规范完成卧床病人翻身、压疮预防等操作,甚至能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宁波是全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国家试点城市,海曙区作为市内首批试点地区,自201712月起开始试点,20231月实现全域推广。目前,该区76万参保人均纳入保障范畴,长护险定点机构53家、可提供护理床位2792张,累计超6500人享受待遇。

王阿姨的经历正是海曙区探索长护险本土化的一个缩影。长护险是为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海曙区则通过专业培训、多部门协同及前瞻布局等措施,努力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社会治理难题,让保障更扎实、服务更可及。

专业培训赋能 家属“零基础”也能上手

为破解长护险推进中面临的从业人员能力不足、标准不一、行业吸引力弱等痛点问题,海曙区医保局将服务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全域推广之初,便成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培训基地和重度失能人员家属学校,构建起覆盖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的全链条培育体系。

“培训内容体系化是关键,基地与学校在确保基础生活照料技能培训的同时,重点强化康复护理技术、心理疏导方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专业课程。”海曙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初期,在市医保局指导下,海曙区编撰出版了《生活照料护理》教材,形成“文字+视频+题库”三合一融媒体教材,有力推动服务标准化。

培训对象多元化是特色:一方面对专业护理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另一方面,惠及像王阿姨这样的失能人员家属,提升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同时缓解家庭和社会压力,将家庭照护力量转化为专业护理的有效补充。

护理员朱海娥感慨:“以前总觉得照顾老人嘛,谁都能做,现在明白了,专业护理能预防二次伤害,更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此外,海曙区医保局还积极探索评估员、协助申请人员等全链条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建设,实施分类培训机制,重点围绕评估标准解读、失能等级判定、专业沟通技巧等开展系统培训,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更好保障失能人员公平、公正享有长护险待遇。

评估员毛莉娜表示:“培训提升了评估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严把失能等级评定‘入口关’,保障失能者权益和基金安全。”

截至目前,依托长护险培训基地和重度失能人员家属学校,海曙区每月开展常态化培训,已累计举办25期,794名护理员、152名评估员、224名失能人员家属、101名协助申请人员参训,全区共有1166名护理员通过标准化培训持证上岗。

部门协同破题 织密失能人员保障网络

海曙区在试点推进中注重部门协同,通过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有效破解机制运行中的堵点问题,为失能人员构建更加完善的保障网络。

在评估队伍建设方面,由海曙区医保局牵头,联合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卫健局共同成立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委员会,并吸纳骨科、康复、神经内科等领域的专家组建评估专家库,确保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同时,海曙区医保局积极搭建护理行业支持平台,推动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如在2023年联合区总工会举办“服务之星”技能大赛,2024年,又与海曙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共同举办健康照护(长期照护)技能群英赛,并将优秀选手纳入“首席工人”“技术能手”评选体系。这一系列跨部门协作举措不仅提升了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也为稳定和壮大护理员队伍提供了有效支持。

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海曙区探索长护险相关经验做法获国家医保局肯定,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被列为2024年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这标志着海曙的长护险服务从探索实践向标准化、规范化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标准化建设,海曙区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每一位失能人员都能享受到规范、专业、可靠的照护服务。

积极响应新政 规范长期照护师队伍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家层面对建立健全长期照护师培训培养机制和评估人员规范化培训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海曙已率先迈步,海曙区医保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紧密结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职业培训包等内容,持续优化长护险从业人员培养体系。

一方面,创新培训模式,以《生活照料护理》教材为基础,推进“互联网+培训”建设,丰富培训形式。

另一方面,动态更新课程内容,融入最新护理理念和智能化服务技术,着力构建规范化、专业化的长护险服务体系,让更多失能人员享受优质照护服务。

未来,海曙区医保局将进一步发挥培训基地和家属学校的平台作用,强化“培训力量”在整个长护险制度运行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通过持续投入、优化机制、拓展合作,构建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长护险服务体系,为辖区内更多失能人员提供科学、规范、充满人文关怀的优质照护服务,让长护险真正成为惠及千万家庭的坚实保障。